新闻资讯

四大外资投行集体唱多中国资产

  摩根士丹利认为,MSCI中国指数成分股正迎来三年半以来的首次季度业绩超预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企业积极的自我调整措施(如成本削减、海外扩张和增加股息回购等),以及科技和人工智能相关投资的加速。

四大外资投行集体唱多中国资产
(图侵删)

  因财报超预期和宏观经济复苏,摩根士丹利分别将2025年和2026年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增长预测上调至7%和9%。该机构预计,MSCI中国指数有望实现与MSCI新兴市场指数估值的接轨,消除长期存在的折价。

  摩根大通认为,在亚洲市场内部,中国股市受益于政策支持、盈利增长周期向上和合理的估值,具备相对优势。并且,DeepSeek正被企业广泛采用以节省成本,预计2025年DeepSeek对企业盈利改善的影响将逐渐明晰。此外,中国房地产市场趋稳,从而改善消费信心。

  3月25日,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发表观点。他预计,由于下游板块利润率复苏且盈利基数较低,A股的每股盈利增长有望从2024年的1%提升至2025年的6%。“我们认为历史均值并非估值上限,A股市场估值在2025年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他表示。

  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兴趣浓厚

  在与全球投资者交流的过程中,外资投行普遍反馈,资金对中国股市的兴趣明显提升。

  “在刚过去的这一个月里,我们与亚洲、美国以及欧洲的投资者们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着重探讨了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一些看法与见解。中国市场已经重新回到了投资者关注的视野中,至少在投资者兴趣方面是这样。”刘劲津称,总体而言,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达到了自2021年初以来的更高点。

  孟磊同样表示:“过去一个月内,我们与亚太和欧洲的几十位国际投资者就中国股市进行了交流。他们对中国股市的关注度与情绪明显上升,并且普遍认同中国经济处于复苏态势。”

  孟磊认为,投资情绪的改善有一部分来自股市快速反弹本身,也有一部分源于由中国人工智能的创新火花以及政策积极信号所激发的信心提振。国际投资者普遍认同中国经济处于复苏态势,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行业(包括人形、工业机器人、智能驾驶等)仍是他们最为关注的投资主题。

  对于消费板块,考虑到近期一线城市房价和成交量出现企稳的迹象,且优质消费内容持续供给,消费提振政策不断发力,部分长线投资者开始关注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

  根据全球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全球主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有提升空间。摩根大通估计,投资组合中每增加50个基点对中国的配置,将带来82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 支持防空系统,波兰将与美国签近20亿美元协议
  • “对等关税”面世,黄金避险属性爆发再度大涨,上金所提示:合理控制仓位
  • 12起命案、13名被害人,嫌犯是同一人?内蒙古警方回应
  • 成都:2025年计划新增商品住房用地供应9000亩,供应商品住房12万套
  • 滴滴被指大面积支付系统故障,最新回应!
  • 六大行掀“息差保卫战”,不良压降见成效
  • 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将力争中长期ROE持续优于上市同业平均水平,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 “投资新余”品牌亮相湾区,市长用成语“刚柔并济”推介新余
  • 新茶饮行业破局样本:产品、供应链与数字化 茶百道2024财报里的“三驾马车”
  • 美国WTI原油本周上涨1.6% 为连续第三周上涨
  • 视频丨解放军说只要一声令下必将消灭台独
  • 先健科技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22亿元同比减少15.52%
  • 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 小米SU7事故背后:激光雷达会重新成为智驾标配吗?
  • 现货黄金突破3100美元继续创历史新高,一季度累涨超19%,费城金银指数累涨29%
  • 关键词: